左侧内容
右侧内容

Charlotte Perriand

  夏洛特·佩里安(Charlotte Perriand,1903年-1999年,生于巴黎)是一位法国设计师和建筑师,也是现代运动最具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她在建筑和设计领域的贡献与勒·柯布西耶(Le Corbusier)和皮埃尔·让纳雷(Pierre Jeanneret)紧密相连,1927年她加入他们的工作室实习。在勒·柯布西耶1929年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“家具冒险”会议上,他介绍了佩里安为“家居家具设计的合作者”,但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。这位年轻设计师早已凭借她的Bar sous le Toit(屋顶下的酒吧)项目在秋季沙龙上声名鹊起。该项目包括铬钢、阳极氧化铝和玻璃制成的家具,表明她已经远离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装饰艺术风格。

  著名的躺椅LC4的故事具有典型意义。佩里安根据大师的指示设计了这款椅子,它结合了让·帕索德医生设计的“休息”扶手椅Thonet的弯曲木摇椅的特点。1929年,这款标志性的摇摆式躺椅的专利注册在夏洛特·佩里安夫人、查尔斯-埃杜瓦尔·让纳雷(即勒·柯布西耶)和安德烈·皮埃尔·让纳雷的名下。在她在工作室度过的十年间,她还设计了其他家具。这些家具现在已成为设计图标,属于由Cassina生产和分销的I Maestri系列中的LC系列。从1978年开始,佩里安本人与这家意大利公司的技术人员密切合作,制定了尊重勒·柯布西耶、让纳雷和佩里安在1930年代开发的哲学和设计的生产方法,从而帮助重振了该系列。

  夏洛特·佩里安对设计和建筑的贡献并未随着她在35号塞夫勒街的工作室的离开而结束,而是得益于她在日本和巴西的丰富经历而得以延续。1940年至1943年间,佩里安居住在日本,担任贸易工业部的“工业艺术顾问”,这是由于她的朋友兼同事俊松佐仓的推荐。1959年至1970年间,夏洛特·佩里安定期访问巴西,这个地方在她的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。在那里,她结识了卢西奥·科斯塔、奥斯卡·尼迈耶和进步文化圈的关键人物。这导致了诸如1959年与勒·柯布西耶共同创作的LC35巴西之家系列、Nuages书架系列和Accordo咖啡桌等项目的诞生,后者是佩里安为1985年在装饰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她的回顾展设计的。如今,佩里安档案由她的女儿佩内特·佩里安和女婿雅克·巴萨克管理,包括家具和配饰设计以及众多建筑作品。夏洛特·佩里安于1999年在巴黎去世,享年96岁。